查看原文
其他

LA专题 | 王敏 宋昊洋 | 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如何影响碳中和

王敏 宋昊洋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8-31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2年第5期 P17-23


王敏,宋昊洋.影响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与精细化管控实施框架[J].风景园林,2022,29(5):17-23.

影响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与精细化管控实施框架

王敏

女 / 博士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联合创始人 / 研究方向为蓝绿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城市绿地与生态规划设计、韧性景观与城市可持续

宋昊洋

女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作者写作心得 


摘要:城市绿地具有增碳汇、减碳排的双重生态效益,被认为是推动城市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自然途径。在城市高密度建设与存量发展背景下,推进城市绿地空间精细化管控是自然维度下拓展碳中和实践路径、提升城市整体碳中和绩效的重要着力点。基于相关文献,梳理并提出固碳增汇、降温减排、绿色慢行3个路径,讨论了城市绿地空间特征与碳中和的关联影响机制,并从总体规模特征、分布格局特征、几何形态特征、植物配置特征、场地使用特征5个维度厘清了城市绿地影响碳中和的关键空间特征和实证变量指标。按照“系统化分级统筹、差异化分区定标、多维度精准增效”的思路,提出面向碳中和高效配置绿地空间资源的精细化管控指标和实施框架,以期为绿地碳中和效能提升的后续深化研究与城市绿地空间精细化管控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绿地;碳中和;绿色碳汇;碳排放;空间特征;规划管控


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2020年9月,中国正式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其实现需要从节能减排、固碳增汇2个方面发力,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效能,推动社会发展全面向低碳转型。

城市是高耗能和高碳排放的集中地。城市绿地作为近自然生态空间,被认为是城市增碳汇、减碳排的重要自然途径。一方面,其直接效益为固碳释氧。另一方面,绿地通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建筑能耗,并引导居民出行降低城市交通能耗,间接降低碳排放。此外,绿地的自然教育功能对实现碳中和同样具有促进作用。除自然教育功能较少从绿地空间特征角度进行研究外,其余路径均与绿地的规模、布局、类别等密切相关。但当前研究缺乏在多路径体系下的定量认知和系统整合,无法揭示绿地空间特征及其碳中和作用机制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

在城市高密度建设与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绿地逐渐转向精细化规划管控。这促使绿地建设思路由重“量”不重“质”的粗放型建构转向增“量”提“质”并重的精明型优化,不再只关注单一的规模指标,而是更多强调绿地空间精准落位,资源精准增效,并在多尺度下引导绿地空间的布局调整和功能完善。因此,有必要探讨绿地空间特征对碳中和效能的多影响路径和多维空间表征(图1),构建“双碳”目标导向下的城市绿地精细化管控框架。


1 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对于碳中和的影响路径


1 城市绿地对碳中和的影响路径研究

1.1 固碳增汇

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生物群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转化为有机物,成为绿地影响碳中和的最直接途径,主要包括2种方式:1)植物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积累净碳量;2)城市绿地范围内的土壤,依托植物光合作用、分解作用等,以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形式储存碳,形成土壤碳库。

1.2 降温减排

城市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降低城市能耗,从而实现间接减排。在微观尺度下,植物可以通过树冠遮挡阳光减少地面吸收的热量,也可通过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提高城市环境舒适度。在宏观尺度下,促进城市绿地格局优化,构建通风廊道,优化城市风环境,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3 绿色慢行

借助绿地系统形成完善的慢行网络,可有效促进居民绿色慢行,提升城市低碳交通方式比重,间接减少碳排放。提升城市街道的可步行性,要在宏观层面提升城市绿地网络连通性,提升居民步行活动的便捷性;也要在微观层面优化步行空间的绿化界面,优化居民的步行游憩感受。同时,绿地景观品质和服务设施的提升,也有利于引导居民开展绿色慢行活动。


2 不同路径下影响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

城市绿地空间特征与城市碳中和存在紧密联系。固碳增汇是最直接作用途径,降温减排、绿色慢行是2个间接作用途径。笔者从总体规模、分布格局、几何形态、植物配置、场地使用5个方面,归纳不同路径下影响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表1,图2)。


表1 影响碳中和的绿地空间特征

2  不同影响路径下的绿地空间特征及其研究方法


2.1 促进固碳增汇的绿地空间特征

城市绿地的总体规模特征和植物配置特征对其固碳增汇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在总体规模特征方面,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的增加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碳汇总量。在总体绿量的影响下,不同绿地类型的固碳能力具有差异性。有研究指出,公园绿地的碳汇能力高于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因此,可综合考虑叶密度指数和绿化三维体积,引入三维绿量、NDVI等作为表征绿地碳汇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配置特征方面,植物的类型、年龄、规格、群落结构等对其固碳能力有一定影响。不同类型的植物碳汇能力差异较大,乔木远高于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阔叶林高于针叶林,落叶树高于常绿树,部分乡土植物高于外来植物,幼龄、中龄的植物高于成熟期的植物。植物群落层次越复杂,固碳效果越好,植物群落密度越高,碳汇功能越强。增加总体绿量、配置固碳效益强的植物群落,能显著提升城市绿地碳汇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绿地的建造施工和管理养护过程存在一定的碳排放。已有研究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切入,对绿地的碳足迹进行实证分析,指明除人为建设管理方式外,对植物类型、植被配置、立地条件等空间特征的精细管控也有助于降低绿地的碳排放量,提升绿地整体的增汇效能。

2.2 促进降温减排的绿地空间特征

城市绿地的总体规模特征、分布格局特征、几何形态特征和植物配置特征显著影响其对于周边环境的降温减排效果。

在总体规模特征方面,基于绿地类型的实测数据表明,公园绿地的平均降温幅度最大。绿地面积越大,绿地温度越低,但发挥显著降温效果的面积阈值存在差异。景观组分对降温强度的影响较大,增加乔木林地面积,可有效区域温度。

在分布格局特征方面,在绿地覆盖面积低于40%时,绿地格局对降温增湿等生态效应起主要作用。绿地的聚集度越低、破碎度越高,越不利于绿地降温。同时,公园绿地的降温幅度与绿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比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建设用地的容积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在几何形态特征方面,绿地的面积和形状对绿地温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在较大尺度下,绿地面积越大、形状越规则,其降温效应越好;在较小尺度下,形状复杂的绿地降温效应更好。

在植物配置特征方面,植物种类、群落特征等会影响绿地的降温效应。阔叶乔木、灌木的叶片降温增湿能力较强,针叶乔木较弱,草本最弱。不同植物群落结构降温增湿效益呈现为乔-灌-草>灌-草>草地。郁闭度和绿量对绿地降温增湿功能均有明显影响。

2.3 促进绿色慢行的绿地空间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布格局特征和场地使用特征能影响居民步行活动,促进降低交通碳排。

在分布格局特征方面,较高的空间可达性和景观连通性能有效引导居民的步行活动,提升步行活动品质,表征指标包括可达面积比、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等。面向线状绿道网络,较高的路网密度、较多的连通节点能提升街道可步行性,促进居民绿色慢行。

在场地使用特征方面,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和绿视率、丰富的植物搭配和必要的服务设施对提高步行空间品质具有重要价值,可显著舒缓居民的精神压力,促进绿色慢行。


3 面向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精细化管控实施框架

绿地空间特征通过对绿地的城绿关系、功能规模、生态效能、服务落位等规划管控内容的介入,实现了在一种或多种影响路径下的碳中和增效。在有限的城镇空间中,如何高效提升绿地碳汇总量和碳汇效率,是面向碳中和绿地建设的首要目标。同时,绿地作为城市冷岛和重要的游憩空间,在直接改善人居环境微气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起到了间接促进降低能耗、减少碳排的生态效益。绿地空间特征优化需兼顾多重目标的协同性,与城市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针对绿地增汇、减排效益的空间分析视角过于局限,有关碳中和增效的平面化研究结果与实际分类分层级的绿地规划体系和管理机制尚不能很好地结合,提出的空间管控策略实践性不强。因此,面向绿地碳中和效能优化诉求,对接城市多级治理单元,本研究按照“系统化分级统筹、差异化分区定标、多维度精准增效”的思路提出高效配置绿地空间资源的精细化管控框架(图3)。

该框架中,在“市域—城区—街区—地块”四级管控层级下,要基于生态本底和发展需求制定“双碳”目标,明确主要的增汇减排实践途径,并结合多维度空间管控指标,实现绿地碳中和效能的精准优化,激发城市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城市绿地作为多尺度嵌套、多效能耦合的系统,其管控指标是在不同尺度、不同目标下重复出现、交叉影响。一方面,后续研究与实践应将对空间尺度的考量纳入对绿地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分析、解读与制定过程中。如在市域层面以构建整体系统为要,重点关注绿地的总体规模、分布格局和植物配置;在城区—街区层面还需增加对于绿地几何形态的重视,明确功能规模、引导空间落位;在地块层面则要细化多元管控,注重上级规划意图的有效传导,探讨管控指标在不同发展情景下的差异化。另一方面,在碳中和目标下,同一空间特征指标会同时影响增汇和减排效能,不同路径之间存在着协同或权衡的多重可能,其复杂的交互机制亟待研究,在指标筛选和权重分配过程中要结合碳中和效益的整体评估和多路径耦合进行深入讨论,优化决策。


3  影响碳中和的城市绿地精细化管控指标和实施框架


4 结语

城市绿地空间不仅只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环境,也是多方利益相关者各种绿地价值诉求的外在表达。空间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绿地如何在国家“双碳”战略中扮演好重要角色,势必需要探讨多路径优化碳中和效应的绿地空间管控技术集成创新。本研究基于城市绿地对碳中和的关联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城市绿地的精细化管控框架,为绿地碳中和效能提升的后续深化研究和建设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和建议。




图片来源:

图1~3由作者绘制;表1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7]~[91]绘制。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IPCC. Special Report: Global Warming of 1.5℃[EB/OL]. (2018-10-08)[2022-01-10]. https://www.ipcc.ch/sr15.

[2] UNFCCC. The Paris Agreement[EB/OL]. (2015-12-12)[2022-01-10]. 

https://unfccc.int/process-and-meetings/the-paris-agreement/the-parisagreement.

[3] 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20-09-22)[2022-01-10]. 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68.htm.

[4] 丁仲礼.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8):54-61.

[5] 郭义强.生态保护修复有助于碳中和[J].资源与人居环境,2021(4):52-53.

[6] 欧阳海龙,董实忠,高素娟.以生态碳汇助推碳中和的武汉NbS实践路径[J]. 长江技术经济,2021,5(4):38-44.

[7] 张哲,任怡萌,董会娟.城市碳排放达峰和低碳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环境工程,2020,38(11):12-18.

[8] 赵彩君,刘晓明.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J].中国园林,2010,26(6):23-26.

[9] 殷利华,姚忠勇,万敏.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碳足迹研究:以武汉光谷大道隙地绿化工程为例[J].中国园林,2012,28(4):66-70.

[10] 洪志超,苏利阳.国外城市碳中和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21,49(16):68-71.

[11] UNEP, IUEP.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EB/OL]. (2021-11-04)[2022-01-10]. 

https://wedocs.unep.org/xmlui/bitstream/handle/20.500.11822/37318/NBSCCM.pdf.

[12] 王敏,朱雯.城市绿地影响碳中和的途径与空间特征: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J].园林,2021,38(10):11-18.

[13] 高原,刘堃.深圳市绿道对多样慢行活动的支持与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9,35(14):39-45.

[14] 周聪惠,金云峰.“精细化”理念下的城市绿地复合型分类框架建构与规划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1):118-124.

[15] 张云路,马嘉,李雄.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与管控路径探索[J].风景园林,2020,27(1):25-29.

[16] 熊健,卢柯,姜紫莹,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21(4):74-80.

[17] 王永华,高含笑.城市绿地碳汇研究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20,49(4):69-76.

[18] 朱建军,李秀芬,张智奇,等.城市森林碳汇功能与低碳经济探讨[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4):57-59.

[19] LAL R, AUGUSTIN B.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Urban Ecosystems[M]. Dordrecht: Springer, 2012.

[20] 王法明,唐剑武,叶思源,等.中国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功能及碳中和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3):241-251.

[21] 叶祖达.建立低碳城市规划工具: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碳汇功能评估模型[J].城市规划,2011,35(2):32-38.

[22] WOODBURY P B, SMITH J E, HEATH L S.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U.S. Forest Sector from 1990 to 2010[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7, 241(1-3): 14-27.

[23] 周健,肖荣波,庄长伟,等.城市森林碳汇及其核算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3,32(12):3368-3377.

[24] 王丽勉,胡永红,秦俊,等.上海地区151种绿化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3):399-401.

[25] 张艳丽,费世民,李智勇,等.成都市沙河主要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J].生态学报,2013,33(12):3878-3887.

[26] 刘为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碳储量格局与理化性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7] 刘允芬,宋霞,孙晓敏,等.千烟洲人工针叶林CO2通量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Z2):109-117.

[28] 刘祥宏,阎永军,刘伟,等.碳中和战略下煤矿区生态碳汇体系构建及功能提升展望[J/OL].环境科学,2021:1-20.(2021-09-30)[2022-02-14].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oi=10.13227/j.hjkx.202108170.

[29] EWING R, RONG F. The Impact of Urban form on U.S. Residential Energy Use[J]. Housing Policy Debate, 2008,19(1): 1-30

[30] 王频,孟庆林.城市人为热及其影响城市热环境的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2013,29(8):99-106.

[31] 梁益同,陈正洪,夏智宏.基于RS和GIS的武汉城市热岛效应年代演变及其机理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8):914-918.

[32] 高吉喜,宋婷,张彪,等.北京城市绿地群落结构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6,38(6):1028-1038.

[33] 张彪,AMANI-BENI M,史芸婷,等.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夏季绿地小气候及人体环境舒适度效应分析[J].生态科学,2018,37(5):77-86.

[34] 晏海,王雪,董丽.华北树木群落夏季微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4(5):57-63.

[35] ZHANG B, XIE G, GAO J, et al. The Cooling Effect of Urban Green Spaces as a Contribution to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A Case Study in Beijing, China[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4, 76: 37-43.

[36] FAN W. Modelling Sheltering Effects of Trees on Reducing Space Heating in Office Buildings in a Windy City[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6, 38(12): 1443-1454.

[37] 杨小山,赵立华.城市微气候对建筑能耗影响的研究方法综述[J].建筑科学,2015,31(12):1-7.

[38] 张彪,谢紫霞,高吉喜,等.上海市绿地植被的吸热降温效益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5):1334-1345.

[39]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2排放及减排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6):747-752.

[40] 于长明,吴培阳.城市绿色空间可步行性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2018,34(4):18-23.

[41] ERNAWATI J. Urban Design Qualities Related Walkability in a Commercial Neighbourhood[J]. Environment-Behaviour Proceedings Journal, 2016, 1(4): 242-250.

[42] EWING R, HANDY S, BROWNSON R C, et al. 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Urban Design Qualities Related to Walkability[J].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2006, 3(S1): S223-S240.

[43] LESLIE E, COFFEE N, FRANK L, et al. Walkability of Local Communities: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o Objectively Assess Relevant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J]. Health and Place, 2007, 13(1): 111-122.

[44] 卢银桃,王德.美国步行性测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1):10-15.

[45] 李野.健康城市理念下城市步行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46] 冯凌.融合街道空间的建筑界面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47] 申世广,唐欢,邱冰.步行友好的绿道评价研究:以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为例[J].风景园林,2018,25(11):46-51.

[48] 朱战强,黄存忠,柳林,等.“绿道—邻里”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城市绿道使用的影响:以广州为例[J].热带地理,2019,39(2):247-253.

[49] 王兰,张雅兰,邱明,等.以体力活动多样性为导向的城市绿地空间设计优化策略[J].中国园林,2019,35(1):56-61.

[50] 金云峰,万亿,周向频,等.“人民城市”理念的大都市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多维度精明规划[J].风景园林,2021,28(4):10-14.

[51] GUSTAFSON E J. Quantifying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What Is the State of the Art?[J]. Ecosystems, 1998, 1(2): 143-156.

[52] 张卫华,陈俊杰,江楠.考虑交通能源消耗的出行需求管理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5,30(4):566-574.

[53] 王敏,石乔莎.城市绿色碳汇效能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4):1-5.

[54] NOWAK D J, GREENFIELD E J, HOEHN R E, et al. Carbon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by Trees in Urban and Community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3, 178: 229-236.

[55] 黄柳菁,张颖,邓一荣,等.城市绿地的碳足迹核算和评估:以广州市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7(2):65-73.

[56] REN Z, ZHENG H, HE X, et al. Changes in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Urban Forest and Its Above-Ground Carbon Storage: Implication for Urban CO2 Emissions Mitigation Under China’s Rapid Urban Expansion and Greening[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9, 129: 438-450.

[57] 朱敏.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58] 张青云,吕伟娅,徐炳乾.华北地区城市绿地固碳能力测算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21,47(1):41-48.

[59] DAVIES Z G, EDMONDSON J L, HEINEMEYER A, et al. Mapping an Urban Ecosystem Service: Quantifying Above-Ground Carbon Storage at a City-Wide Scale[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1, 48(5): 1125-1134.

[60] 王昕歌,尹正.基于Pathfinder的城市绿地碳汇效益估算及优化:以西安市小雁塔改建前景区为例[J].城市建筑,2021,18(17):166-168.

[61] 童家靖,黄伟,黎秀琼,等.我国园林绿地的碳汇研究进展[J].热带生物学报,2018,9(1):117-122.

[62] 薛海丽,唐海萍,李延明,等.北京常见绿化植物生态调节服务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4):517-524.

[63] 郭晖,周慧,张家洋.郑州市15种常见园林树种固碳释氧能力分析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32(4):52-56.

[64] KOVACS K F, HAIGHT R G, JUNG S, et al. The Marginal Cost of Carbon Abatement from Planting Street Trees in New York City[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3, 95: 1-10.

[65] 张倩倩.植树固碳效益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2.

[66] 于超群,齐海鹰,张广进,等.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济南市城区典型绿地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 2016,46(5):10-15.

[67] 王敏,石乔莎.城市高密度地区绿色碳汇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6,32(8):18-24.

[68] 王晓俊,卫笑,邹昊.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20,29(9):1904-1911.

[69] 何亮.城市不同功能类型绿地的降温增湿和空气净化效应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70] 周雯,曹福亮,张瑞,等.绿地格局对城市地表热环境调节作用的多尺度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44(3):133-141.

[71] GUO G, WU Z, CHEN Y. Complex Mechanisms Linking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to Greenspace Spatial Patterns: Evidence from Four Southeastern Chinese Citie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74: 77-87.

[72] 邹婧,曾辉.城市地表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关系: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3(3):436-444.

[73] ZHOU W, SHEN X, CAO F, et al. Effects of Area and Shape of Greenspace on Urban Cooling in Nanjing, China[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19, 145(4): 04019016.1-04019016.9.

[74] XIAO X, DONG L, YAN H,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Green Space on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18, 40: 428-439.

[75] 周志翔,邵天一,唐万鹏,等.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4(2):186-192.

[76] 吴人韦.支持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0(4):31-33,64.

[77] KONG F, YIN H, WANG C, et al. A Satellite Image-Based Analysis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Green-Space Cool Island Intensity on a City Scale[J].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2014, 13(4): 846-853.

[78] 陈明,戴菲.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的城市绿地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30(1):125-134.

[79] 陈方敏.上海市公园绿地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多尺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80] 邱海玲.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及绿地降温作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81] 成实,牛宇琛,王鲁帅.城市公园缓解热岛效应研究:以深圳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10):40-45.

[82] 陈爱莲,孙然好,陈利顶.绿地格局对城市地表热环境的调节功能[J].生态学报,2013,33(8):2372-2380.

[83] 栾庆祖,李波,叶彩华,等.北京市三维景观格局的局地气象环境影响初探[J].生态环境学报,2019,28(3):514-522.

[84] AMANI-BENI M, ZHANG B, XIE G, et al. Impact of Urban Park’s Tree, Grass and Waterbody on Microclimate in Hot Summer Days: A Case Study of Olympic Park in Beijing, China[J].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2018, 32: 1-6.

[85] 侍昊,徐雁南.基于景观连通性的城市绿地核心区规划方法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1):51-56.

[86] 臧卓,张亚男.不同尺度下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连通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49-55.

[87] SAELENS B E, SALLIS J F, BLACK J B, et al. Neighborhood-Based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n Environment Scale Evalu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3, 93(9): 1552-1558.

[88] 徐磊青,施婧.步行活动品质与建成环境:以上海三条商业街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7(1):17-24.

[89] 王世福,刘铮.线形绿色空间作为健康城市资源的机遇与挑战[J].城市建筑,2018(24):29-32.

[90] 姜斌.探索健康城市之路:论城市自然之于精神健康的益处[J].城乡规划,2018(3):13-20.

[91] HOYLE H, HITCHMOUGH J, JORGENSEN A. All about the ‘Wow Facto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esthetics, Restorative Effect and Perceived Biodiversity in Designed Urban Planting[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7, 164: 109-123.

[92] 陈楠,庄贵阳.中国低碳试点城市成效评估[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0):88-95,156.

[93] 杨文越,李昕,叶昌东.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规划师,2019,35(9):71-76.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2-05刊首语 | 郑曦: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风景园林》2022-05目录 |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风景园林》2022-05专题导读 |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2-05 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2年5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刘昱霏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